666.11.调优

予早 2025-09-01 00:51:32
Categories: Tags:

数据库优化

软优化

1.查询语句优化

一般查询

首先我们可以用EXPLAIN或DESCRIBE(简写:DESC)命令分析一条查询语句的执行信息。

EXPLAIN SELECT * FROM `user`

其中会显示索引和查询数据读取数据条数等信息。

子查询

在MySQL中,尽量使用JOIN来代替子查询。因为子查询需要嵌套查询,嵌套查询时会建立一张临时表,临时表的建立和删除都会有较大的系统开销,而连接查询不会创建临时表,因此效率比嵌套子查询高。

或者将逻辑移交给后端代码完成,压力给到后端。

慢查询

慢查询,查询语句优化的主要目标

关于order by和limit联用

并非是先order by全部排完序,然后limit

实际上进行了优化,使用堆的形式,对于非排序字段会造成顺序的不确定性,每次limit结果不太一样,最好的优化是order by category,id,附加通过主键排序,这样有一个唯一的顺序

https://blog.csdn.net/weixin_39604280/article/details/111689218

mysql数据库中允许select后含有非group by中的列

0000

2. 插入语句优化

针对插入,我们可以通过禁用索引、禁用检查等方式来提高插入速度,在插入之后再启用索引和检查。影响插入速度的主要是索引、唯一性校验、一次插入记录条数等。针对这些情况,可以分别进行优化。

对于MyISAM引擎的表,常见的优化方法如下:

  1. 禁用索引

    对于非空表,插入记录时,MySQL会根据表的索引对插入的记录建立索引。如果插入大量数据,建立索引会降低插入记录的速度。为了解决这种情况,可以在插入记录之前禁用索引,数据插入完毕后再开启索引。对于空表批量导入数据,则不需要进行此操作,因为MyISAM引擎的表是在导入数据之后才建立索引的。或者对于innodb而言,主键最好是自增的,b+tree插入更高效,uuid就不是,可以使用雪花算法

  2. 禁用唯一性检查

    插入数据时,MySQL会对插入的记录进行唯一性校验。这种唯一性校验也会降低插入记录的速度。为了降低这种情况对查询速度的影响,可以在插入记录之前禁用唯一性检查,等到记录插入完毕后再开启。

  3. 使用批量插入

    插入多条记录时,可以使用一条INSERT语句插入一条记录,也可以使用一条INSERT语句插入多条记录。使用一条INSERT语句插入多条记录的情形如下,而这种方式的插入速度更快。

    INSERT INTO fruits VALUES ('x1', '101', 'mongo2', '5.7'), ('x2', '101', 'mongo3', '5.7'), ('x3', '101', 'mongo4', '5.7');
    
  4. 使用LOAD DATA INFILE批量导入

    当需要批量导入数据时,如果能用LOAD DATA INFILE语句,就尽量使用。因为LOAD DATA INFILE语句导入数据的速度比INSERT语句快。

对于InnoDB引擎的表,常见的优化方法如下:

  1. 禁用唯一性检查

    插入数据之前执行set unique_checks=0来禁止对唯一索引的检查,数据导入完成之后再运行set unique_checks=1。这个和MyISAM引擎的使用方法一样。

  2. 禁用外键检查

    插入数据之前执行禁止对外键的检查,数据插入完成之后再恢复对外键的检查。

  3. 禁用自动提交

    插入数据之前禁止事务的自动提交,数据导入完成之后,执行恢复自动提交操作。

3.合理使用索引

索引是提高数据库查询速度最重要的方法之一,使用索引的三大注意事项包括:

4.重构表,分解表、中间表、冗余字段

分解表:对于字段较多的表,如果某些字段使用频率较低,此时应当将其分离出来从而形成新的表。

中间表:对于将大量连接查询的表可以创建中间表,从而减少在查询时造成的连接耗时。

冗余字段:类似于创建中间表,增加冗余也是为了减少连接查询。

5.分析表、检查表、优化表

分析表主要是分析表中关键字的分布;检查表主要是检查表中是否存在错误;优化表主要是消除删除或更新造成的表空间浪费。

分析表:使用 ANALYZE 关键字,如ANALYZE TABLE user

检查表:使用 CHECK关键字,如CHECK TABLE user [option]。 option 只对MyISAM有效。共五个参数值:

优化表: 使用OPTIMIZE关键字,如OPTIMIZE [LOCAL|NO_WRITE_TO_BINLOG] TABLE user;

LOCAL|NO_WRITE_TO_BINLOG都是表示不写入日志,优化表只对VARCHAR、BLOB和TEXT有效,通过OPTIMIZE TABLE语句可以消除文件碎片,在执行过程中会加上只读锁。

硬优化

基础硬件:CPU、内存、磁盘

数据库参数

优化数据库参数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,从而提高MySQL服务器性能。MySQL服务的配置参数都在my.cnf或my.ini,下面列出性能影响较大的几个参数:

架构调整

分库分表、读写分离

因为数据库压力过大,首先一个问题就是高峰期系统性能可能会降低,因为数据库负载过高对性能会有影响。

另外一个,压力过大把你的数据库给搞挂了怎么办?

所以此时你必须得对系统做分库分表+读写分离,也就是把一个库拆分为多个库,部署在多个数据库服务上,这时作为主库承载写入请求。然后每个主库都挂载至少一个从库,由从库来承载读请求。

缓存集群

由缓存集群承载大部分读操作

优化场景

表中包含几千万条数据

建议按照如下顺序进行优化:

  1. 优化SQL和索引;
  2. 增加缓存,如memcached、redis;
  3. 读写分离,可以采用主从复制,也可以采用主主复制;
  4. 使用MySQL自带的分区表,这对应用是透明的,无需改代码,但SQL语句是要针对分区表做优化的;
  5. 做垂直拆分,即根据模块的耦合度,将一个大的系统分为多个小的系统;
  6. 做水平拆分,要选择一个合理的sharding key,为了有好的查询效率,表结构也要改动,做一定的冗余,应用也要改,sql中尽量带sharding key,将数据定位到限定的表上去查,而不是扫描全部的表。

潜在慢查询拖慢调用链路

优化MySQL的慢查询,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:

开启慢查询日志:

MySQL中慢查询日志默认是关闭的,可以通过配置文件my.ini或者my.cnf中的log-slow-queries选项打开,也可以在MySQL服务启动的时候使用–log-slow-queries[=file_name]启动慢查询日志。

启动慢查询日志时,需要在my.ini或者my.cnf文件中配置long_query_time选项指定记录阈值,如果某条查询语句的查询时间超过了这个值,这个查询过程将被记录到慢查询日志文件中。

分析慢查询日志:

直接分析mysql慢查询日志,利用explain关键字可以模拟优化器执行SQL查询语句,来分析sql慢查询语句。

常见慢查询优化:

  1. 索引没起作用的情况

    • 在使用LIKE关键字进行查询的查询语句中,如果匹配字符串的第一个字符为“%”,索引不会起作用。只有“%”不在第一个位置,索引才会起作用。
    • MySQL可以为多个字段创建索引。一个索引可以包括16个字段。对于多列索引,只有查询条件中使用了这些字段中的第1个字段时索引才会被使用。
    • 查询语句的查询条件中只有OR关键字,且OR前后的两个条件中的列都是索引时,查询中才使用索引。否则,查询将不使用索引。
  2. 优化数据库结构

    • 对于字段比较多的表,如果有些字段的使用频率很低,可以将这些字段分离出来形成新表。因为当一个表的数据量很大时,会由于使用频率低的字段的存在而变慢。
    • 对于需要经常联合查询的表,可以建立中间表以提高查询效率。通过建立中间表,把需要经常联合查询的数据插入到中间表中,然后将原来的联合查询改为对中间表的查询,以此来提高查询效率。
  3. 分解关联查询

    很多高性能的应用都会对关联查询进行分解,就是可以对每一个表进行一次单表查询,然后将查询结果在应用程序中进行关联,很多场景下这样会更高效。

  4. 优化LIMIT分页

    当偏移量非常大的时候,例如可能是limit 10000,20这样的查询,这是mysql需要查询10020条然后只返回最后20条,前面的10000条记录都将被舍弃,这样的代价很高。优化此类查询的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尽可能的使用索引覆盖扫描,而不是查询所有的列。然后根据需要做一次关联操作再返回所需的列。对于偏移量很大的时候这样做的效率会得到很大提升。

批量插入优化

主键优化

页间是双向链表,页内是单链表(?连续内存??)

B+树结构不变,用几个页看大小??

页合并

truncate,清除标记位

磁盘碎片整理

就是oracle的高水位和行移动和表收缩,只是mysql自动优化了,oracle要手动

111